當前位置: 主頁 >>  劇 集 > 大陸電視劇
虎頭要塞DVD (3D9)劉濤 劉小鋒

虎頭要塞DVD (3D9)劉濤 劉小鋒

字幕:中文
語言:國語
介質:DVD9
地區:大陸
集數:全集
碟數:
會員價:HK$62
collect
實時匯率換算    金額(HK$ 港幣)    轉換爲    結果:
 
 

劇情介紹(虎頭要塞DVD (3D9)劉濤 劉小鋒)

虎頭要塞位於黑龍江省虎林縣虎頭鎮周邊完達山余脈丘陵中,西起火石山,東至烏蘇裏江,與俄羅斯的伊曼隔岸相望,南起邊連子山,北至虎北山。它與俄羅斯軍事重鎮達裏涅欽列斯克市及遠東大鐵路隔烏蘇裏江相望,處於伯力——海參崴的中心點,扼制著遠東鐵路的咽喉,戰略地位極其重要。虎頭要塞中心區域正面寬12公裏,縱深6公裏。在此方圓數十公裏的範圍內,共有大小十余處要塞,由猛虎山、虎北山、虎東山、虎西山、虎嘯山五個陣地組成。

  從虎林市出發,車行1個多小時,記者到達虎頭鎮郊。沿山坡拾級而上步入山頭平地,只見一面大理石墻上刻著“侵華日軍虎頭軍事要塞遺址”幾個大字。

  大理石墻後,便是侵華日軍虎頭軍事要塞遺址博物館。館門左側擺著一大塊混凝土的地基,上面有標牌——日本軍用神社遺址。兩枚銹跡斑斑的巨型炮彈倚墻而立,右側便是虎頭要塞地下軍事設施入口處。

  據虎林市文物管理所所長孫永林介紹,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黑龍江、吉林、遼寧、熱河、哈爾濱等4省1區淪陷為日本帝國主義殖民地。為進一步侵略中國,繼而染指蘇聯,1934年至1939年,日軍動用數萬名中國勞工,耗資數億元,修築了號稱“東方馬其諾防線”的虎頭要塞。

  走下水跡斑斑的石階,進入玄幽的地下工事,頓覺寒氣逼人、黴味撲鼻。巷道全部由水泥、鋼筋混凝土澆築、鋪就而成,一米多寬、兩米來高,頂部呈拱形。這裏常年氣溫僅11攝氏度。勞工們當年就是在如此陰冷、潮濕的環境中,日復一日遭受著日軍殘酷的折磨。

  在講解員的引領下,記者先後參觀了巷道兩邊的“指揮所”、“發電所”、“糧菜庫”、“休息間”、“將校間”等舊址。有一“蓄水池”深達20米,一次可貯水720噸。

  在要塞裏,記者目睹了一些侵華日軍罪證:“廚房”的竈臺上,一口生滿鐵銹的大鍋還完整地擺放著;“浴室”裏的白色瓷磚還沒全部炸飛;“醫務室”裏仍有4個鋼筋柱裸露在地面,標誌著當年手術臺的位置……

  一走出地下工事,記者就看見了當年蘇聯紅軍為紀念陣亡將士修建的解放紀念碑。據史料記載,1945年8月9日,蘇聯對日宣戰。在歷時17天的“虎頭戰役”中,蘇聯紅軍與日軍進行了激烈的戰鬥。為解放虎頭,493名蘇聯將士長眠於此。

  隨後,記者來到了亞洲最大火炮炮臺遺址。此炮臺是侵華日軍為其所制造的惟一一門41厘米巨型榴彈炮而構築的,為半地下鋼筋混凝土結構。該炮為當時亞洲最大的火炮。1919年開始設計,1926年8月由大阪炮兵工廠制造。1941年10月,日本決定將此炮裝備虎頭要塞。由神戶極秘密地運到大連,12月運至哈爾濱,分體後,1942年3月運至虎頭要塞陣地。6月開始建築炮臺。1943年初裝備完畢。該炮口徑410毫米,炮身重量80噸,總重348噸,彈重1噸,初速580米/秒,最大射程20公裏。

  該炮炮口直對東南方蘇聯的伊曼鐵橋和拉佐給水塔。這門巨炮的任務是在對蘇作戰中對烏蘇裏鐵路運輸中樞進行毀滅性打擊,破壞伊曼鐵橋和拉佐給水塔,摧毀蘇軍鐵路運輸設施和給水設施。

第二次世界大戰終結之戰——虎頭要塞殲滅戰
  虎頭要塞是日本侵占中國東北後,在中蘇邊境一帶修築的軍事要塞群中最重要的軍事要塞之一,位於黑龍江省虎林縣虎頭鎮周邊完達山余脈的丘陵地下。該要塞規模龐大,結構復雜,設施齊全,被日本關東軍自詡為牢不可破的"東方的馬奇諾防線"。1945年8月9日,蘇聯紅軍出兵中國東北,在蘇軍強大攻勢和猛烈炮火的轟擊下,這個曾被關東軍吹噓為可堅持6個月,不怕圍困的"北滿永久要塞",僅用半個多月就被摧毀。至此,盤踞中國東北14年的日本侵略軍被全部殲滅,虎頭戰役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後一戰。

  虎頭位於黑龍江省東部的烏蘇裏江邊,隔江與蘇聯的伊曼相望。其地理位置正處於蘇聯的伯力和海山威的中間,在這裏構築軍事要塞,可以扼制蘇聯遠東濱海邊區和東烏蘇裏的鐵路交通咽喉,並封堵蘇聯進攻關東軍,進入中國東北腹地的必經通道。因此,關東軍在虎頭地區修築大規模的軍事要塞,以此作為對蘇進攻的戰略基地。

  虎頭要塞建於1935年,到1939年主體工程完工。該要塞地下工事主幹道長達10余公裏,縱深達6公裏。虎頭要塞由猛虎山、虎北山、虎東山、虎西山、虎嘯山等五個陣地組成。其中猛虎山陣地最大,是整個要塞的核心。地下軍事設施有指揮所、通訊室、士兵休息室、夥房、浴池、糧秣庫、彈藥庫、發電所等,並有豎井直通山頂觀測所和通風口、排氣孔、反擊口等通道。在虎頭要塞的主陣地猛虎谷一側,日軍自行設計施工建造了一座半地下的永久性工事———巨炮陣地,他們從東京灣秘密運來當時亞洲最大的火炮———41cm榴彈炮來到虎頭,巨炮重達300多噸,炮彈直徑40cm,彈長120cm,最大射程20公裏。巨炮直指俄伊曼鐵路大橋和拉佐水塔,目的是為摧毀蘇軍鐵路運輸和給水設施,切斷海參崴和哈巴羅夫斯克蘇軍的聯系。

  虎北山和虎東山是猛虎山主陣地的兩翼陣地,虎北山東臨烏蘇裏江,西南為開闊的沼澤地,是主陣地的東北防護屏障。虎東山陣地盡管規模不大,但其設備卻優於猛虎山陣地,是主陣地的東南前衛。虎西山和虎嘯山兩陣地位於猛虎山主陣地西面,是主陣地的後衛陣地。為防止飛機的轟炸和重炮的奏擊,在虎頭要塞的所有地下設施的頂部,完全用鋼筋混凝土澆灌,最厚的地方可達3 米。

  盡管日本帝國Z義處心積慮,耗費巨資,榨取取十幾萬中國勞工的血汗,為自己構築了貌似堅固的堡壘,但卻挽救不了他們必然覆滅的命運。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把戰略重點放在南方戰場,從東北關東軍不斷抽調兵員和武器,致使東北的"邊防"日漸空虛。在蘇軍進攻虎頭之前,駐守虎頭要塞的日本關東軍第15國境守備隊僅有兵員1400名和少量裝備、彈藥,戰鬥力下降。但不甘失敗的日本關東軍卻憑借"永久要塞",仍然作著長期固守的打算。

  1945年8月9日零時30分,蘇軍遠東第一方面軍第35集團軍打響了進攻虎頭要塞的戰役。霎時間,蘇軍重炮一齊向日軍陣地發起猛烈轟擊,打得日軍措手不及。蘇57邊防總團在炮火掩護下,首先強渡鳥蘇裏江和松阿察河,占領了日軍邊防哨所,控制了邊境線。接著蘇264師和109築壘守備隊經15分鐘的火力攻擊,從三方面強渡烏蘇裏江和松阿察河,又在火力掩護下,越過河灘和沼澤地帶,向縱深推進5至12公裏,切斷了虎頭至虎林縣城的交通,並很快攻人虎嘯山麓。

  8月10日,蘇軍49架轟炸機和50架殲擊機對日軍陣地進行了兩個小時的轟炸。蘇軍對岸的重炮對日軍的陣地實施了全面的炮擊後,以坦克開路,從三方面發起第一次總攻,遇到日軍的瘋狂抵抗,雙方展開了激烈的肉搏戰,但由於攻上來的蘇軍較為分散,只好退下陣來,蘇軍的第一次總攻擊失利。8月11日,蘇軍采取穿插分割、逐步壓縮和各個擊破的戰術,進行了系列進攻,包圍並占領了偏臉子山和虎西山。

  8月12日,蘇軍發起第二次總攻擊,憑借偏臉子山和虎西山兩個觀測點,陸空相呼應,以仇勢兵力和火力對日軍火炮陣地和要塞進行毀滅性的破壞,攻入了日軍的851和506兵營,奪取了臨江臺。8月13日,蘇軍發揮火力優勢,一舉占領了猛虎山,近距離炮轟日軍巨炮陣地。占領猛虎山頂的蘇軍從地下要道的煙囪、通氣口等向負隅頑抗的日軍投放手榴彈或液體炸藥,一些日軍窒息死亡,其余則瘋狂反撲。8月14日日軍巨炮陣地被蘇軍攻陷,虎東山日步兵1中隊向東猛虎山靠攏。8月15日,日軍炮兵1中隊全部被殲。8月17日,蘇109築壘部隊攻占虎北山,日軍步兵4中隊撤出陣地向中猛虎山轉移。
 


虎頭要塞DVD (3D9)劉濤 劉小鋒
累計評價

評價內容:

收起
還沒有人評價
商品諮詢
還沒有人留言,趕快來評論吧
請選擇規格